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1.4万月薪抢机械专业学生,专场招聘却“一个人都没走进来”;广东外贸制造中小企业招工现场,老板比求职的工人还多;北京央企说,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制造巨头吐槽,开出“前所未有”的高薪依然抢不到人。
近日,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今年2月,公司去一家985大学招聘机械、液压专业学生,给出的月薪高达1.4万元。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才给出这样的标准,是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专场招聘竟然无人问津,“一个学生都没走进来”。后来一打听,这一届的学生早已被其他大厂以更高的工资提前签约锁定。而且,人家一开口就是年薪二三十万。
四川大学教授陈维政认为,在德国、日本这些制造强国,技术工人非常吃香,大学生毕业找个大制造业的公司入职,当一个工匠型的技术型工人,那是工厂的一个宝。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指出,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更多制造业领域技能型就业岗位。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这100个职业中,43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智能制造”领域缺工程度加大,汽车生产消费领域需求旺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汽车饰件制造工”“汽车维修工”等职业新进排行;智能制造领域“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职业排位上升,缺工程度加大。
优渥的待遇,让求职者心中的天平悄然倾斜,就连“互联网大厂”员工也想“动一动”。智联研究院发布的春招行情报告,与2019年相比,2022年春季,6.3%的互联网从业者求职时期望转向加工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
从全球制造产业发展史来看,伴随我国制造产业的整体升级发展,技术型工人必然越来越受欢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雷竞技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