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美丽湖南:文化自信助力高质量发展

  岁月峥嵘,筚路蓝缕。40余年来,近百万敢为人先、学以致用的湖南电大学子走出校园,以昂扬的姿态、铿锵的步履,汇入三湘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设领域。他们开拓进取、不甘人后,从湖湘大地的旮旮旯旯,焕发出奇光异彩,成为百业湘军中振聋发聩、排山倒海的时代劲旅。他们中很多在平凡岗位上出类拔萃、奋力前行,慢慢成为领军一方的豪杰;也有放眼全球、走向世界,在“一带一路”大显身手的湘企骁勇;也有冲破“藩篱”,断臂革新,带领团队走出困境的业界黑马;更有埋头学研、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学界精英;也不乏扎根生活、反映时代,创作大量精品力作的文坛翘楚;更有决战贫穷、梦圆小康,不断充电图强,带领父老乡亲在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异军突起的热血村官……。

  在这些佼佼者中,有不少活跃在政界,大展鸿猷,功业卓著。1988年毕业于邵阳分校的石民生是这个群体的突出代表。他在担任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期间,锐意改革,大胆开拓,大力实施政法工作“四三一”工程,开创了邵阳政法战线崭新局面。他坚持把城市建设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大力阔斧进行整治,让以脏乱差闻名全国的邵阳变得澄空碧宇、焕然一新。他廉洁自律、勤政爱民,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2003年、2008年两次被评为全省“艰苦奋斗、勤政为民优秀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富民强省优秀领导干部”。他也因工作出彩而升任省政法委副书记。象石民生一样,许多电大学子脱颖而出,从普通职员成长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他们中还有原湖南省副省长谢建辉,教育厅副厅长杨定忠,湖南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彭力夫,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田明星,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杜非,省作协副主席聂鑫森、海南省作协副主席蒋子丹、岳阳市常务副市长郭正斌、湖南省政协郴州市副市长李庭、郴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曹行达、常德市副市长朱晓平、常德市政协原副主席彭明建、省广电局原副局长蒋新建等。县处级干部更是数不胜数。

  在只争朝夕的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无数“电大人”投身其中。他们中很多人起于困厄,不甘沉沦,历尽艰难,奋斗不止。他们把电大视为人生扬帆的“发力器”和“加油站”。通过学习淬炼,走出低谷。拔高起点、调整站位,在多轮“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搏弈中,进而成为行业和单位的领军者、掌舵人。这里不得不提到受业于电大、夯基于电大的学者、教授——郑大群。她是湖南电大几十万学员中为数不多的从电大生一直读到博士研究生,最后成为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的成功者。因为三年电大学习打下来的坚实基础,稳稳地支撑着她轻松地考上了河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生。就读期间她在《小说评论》《文学界》、湖南师大学报等刊物发表了多篇较有份量的学术论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刊登。硕士毕业后,她接着又考入四川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她的专业课程门门优秀,同时在《学术界》《新闻界》《求索》等权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绝大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刊载、索引,其中三篇被中宣部主办的《新华文摘》摘录。凭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她如期毕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被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任教,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在多个学术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成才经历时,郑大群满怀深情地说:“是电大奠定了我事业的基石。我永远不会忘记电大的培育之恩!”

  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和工商、科技等领域,电大生也踔厉风发,建功立业,有如璀璨群星。三一重工可谓“重工骄子”。然而谁也意想不到,在他们卓然超群的高管团队里居然有两位副总经理是湖南电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张树芳和彭光裕。他们以自己的所学所长,为三一重工行稳致远和走出国门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另一位活跃在动力机械行业的掌门级人物是株洲潍柴动力的副总经理张志敏。他也是从电大毕业后,从平凡的工人岗位成长为公司高管和机械领域令人景仰的高级工程师的。2004年毕业于直属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场部总经理徐晖,在公司“走出去”战略中放眼全球,大胆开拓,不仅重新规划调整北京市场,还成功拓展了海外和国内邮政新市场。其独创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一直是国内领先、世界居前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毕业于湘西州分校的湘西生物研究所所长张丰林,他运用微生物共生原理研制的“林丰生物菌肥”,被科技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他不仅因此被记功表彰,还晋升为中科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像他们一样,通过电大学习固本强基,并忠实践行母校“让学习伴随一生”的校训,不断补充能量强大自身,从普通岗位逐渐成为行业精英的电大学子遍布三湘大地、五湖四海。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

  在文学艺术领域,更不乏拔尖和登临高峰的翘楚。电大毕业生盛伯骥,现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高级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他曾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常务副总编辑,1998年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授予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1988年从省电大直属分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欧阳慧玲,是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她在花鸟画创作中“泄胸中之丘壑,泼纸上之云山”,不求华贵艳丽,但求淡雅清高,不乏空灵韵致而底蕴深厚的精品佳作。毕业于湘西电大分校的田耳,湘西凤凰人,是早期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迄今已在《收获》《十月》《人民文学》《钟山》《芙蓉》《天涯》《大家》等文学大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各种选刊、年选选载;曾获第十八届、二十届台湾联合文学新人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斩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他注重多种叙述语言与文体结构的尝试,摆脱乡土局限,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在向文学纵深大步流星地行走。

  当然,电大学子中,作家成林,且多有建树。他们中还有蒋子丹、聂鑫森、谷静、何石、刘奇叶、聂元松等数十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石的近作《那山那村》(小说集)紧跟时代主流,关注当下的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该书因较高的文学性和贴近生活的时代性、可读性,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纳入2022年农家书屋采购目录。老作家谷静,也是著作和荣誉等身。刚以歌曲《信仰》(作词)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文国,近年来潜心歌词创作,收获颇丰;儒商作家刘跃苗等,都是实力雄厚,不容小觑。

  在民营经济阵营里,可瞻望众多电大学子的雄姿。他们在电大“加油”后再出发,用知识填平坎坷与泥泞,用诚信铺就鲜花满径的坦途。1988年毕业于常德分校的湖南兴溢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洁,从重庆啤酒厂在常德的第一个土建工程做起,用仁厚良心和一流质量赢取信任,进而攻城略地、一路凯歌,所做工程件件样板、全部获奖,也迎来了公司全面发展的黄金佳期。校友吴振武,1989年下海在珠海创办珠海星光制药有限公司,2003年去贵阳成立贵阳福万家大药房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内的连锁药房数十家,现为贵州省药品零售行业商会执委。工作之余用诗歌、书画养性怡情,诗书画都有骄人的成果收入囊中,成为为数不多商文兼胜的成功儒商。。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是电大特色教育的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大手笔、大功德。所培养的十三万农民大学生在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月,大批壮怀激烈的农民大学生充实到了村官队伍。2008年毕业于邵阳分校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新宁县崀山镇高田村支书黄为臣,借款18万元,免费向村民供苗供种,带动周边村民种植厚朴等药材10万亩,荒山成了农民的“绿色银行”。他依托基地成立了丘岗开发公司,用公司的利润反哺村、组公路建设和电改。他的事迹传到,时任副总理亲切接见了他。像黄为臣这样的村官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党的、十八大代表,湖南省妇联兼职副主席、芷江县古冲村女支书龙四清。她以小康村建设为目标,“依托柑橘产业优势,抓好节约型能源建设,解决饮水安全,加强村容整治,培养新型农民,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成了600亩金银花生产及加工基地、3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和5个柑橘标准化基地,让村民脱贫受益。他们率先垂范、只争朝夕,为消除贫困、富民强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人的初心和誓言,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电大”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相信明天“电大”的百花园里,一定又是一个“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缤纷盛景,一定又是一个英才辈出、百舸争流的丰盈时节!(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 何建明)


本文由:雷竞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 话:400-123-2588

传 真:+86-123-3688

手 机:13835669856

邮 箱:maikelun.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