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坚行动以“‘云’上供需对接、‘链’上全球协同”为主题,由成都市扶持名优产品领导小组指导,成都市扶持名优产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等成都市扶持名优产品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成都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支持,成都市名优产品供需企业联盟承办。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督查室主任罗建民出席启动仪式,成都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刘幼成发布“成都造”万家工企促消费保增长云销百日攻坚行动总体方案。
据悉,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促消费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搭建“买全球、卖全球”消费服务平台,打响“成都消费”“成都服务”“成都创造”品牌的决策部署,发挥消费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撬动消费回补释放,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为企业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百日攻坚行动将在7月至10月展开,为期超过100天,通过组织1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包括10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00余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深入开展“成都造”产品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系列活动,主动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向发力,深入挖掘消费热点,扩大新型消费需求,不断激发市场热情,拉动成都市新一轮经济增长。
百日攻坚行动聚焦“工业制造”企业,紧扣“成都造”产品,突出“供需对接”主题。以重点产业链、重大项目配套协作、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市场需求为切入口,采取“线上+线下”并重方式,系统整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天府云销”和市经信局“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智慧云平台,统筹我市2022年度工业领域34个专业会展中的供需对接活动,开展以“1+16+X”为主要内容的“成都造”万家工企促消费保增长云销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五大支柱产业供应链深度协同融通,“多拉快跑”为成都经济“稳增长”作出支撑性贡献。
“16”即开展16项“成都造”生产性产品配套成都市重大项目及促进建圈强链供需对接主题活动、生活性消费品进大型社区商圈系列活动。其中,促进建圈强链供需对接主题活动将分别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链。生活性消费品进大型社区商圈系列活动将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及成都现代时尚产业,开展成都家居产业园区行、时尚消费品社区行、职业装团服企业行活动等。
“X”即成都23个区(市)县结合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发展需求,分批开展若干项工业类产业功能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供需对接云发布活动,打造供应链深度协同的融通发展模式。
此外,市经信局全面统筹工业领域五大支柱产业34个专业会展中重点供需对接活动,作为“百日攻坚行动”配套实施项目,助力全面吹响冲锋号角,推进活动持久发力。其中,围绕新型材料产业,将举办“第五届先进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交易会暨新型材料应用(成都)峰会”等2个重点活动。
另外,根据支柱产业发展特点、重要性和影响力,市经信局还将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策划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首届)中国工业科技创新峰会”“中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峰会”等7个重点会展活动。
启动仪式上,为助力百日攻坚行动,成都市发改委及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发布了金额上千亿的供需清单。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市本级政府及市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年度计划清单时表示,2022年市级政府及市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共计310个,项目总投资8578.3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838.5亿元。从项目领域看,其中产业项目包括国盾融合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崇州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成都屏芯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等。
会上,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集中采购成都中心发布了项目332个,投资额达3027.48亿元。
启动仪式上,成都产业集团、成都城投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集团、成都交投集团、成都轨道集团、成都环境集团负责人就“释放资源、开放场景”,提高本地企业配套作支持发言。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举办,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同志,市国资委代表,市属国有企业、重点企业代表50人线下主会场参会。线上采取“视频会议+平台直播”形式在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设立分会场,行业协会(联盟)及会员企业,超9万人同步参加线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