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12月9日,《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CJME编辑部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和JME学院联合承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荣誉主任钟群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监事长、两刊前任主编宋天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陈学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雒建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郭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高金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单忠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庆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副秘书长陆大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宝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六盘山实验室主任马玉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赫晓东以及来自全国机械工程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有关同志到会祝贺。

  大会开幕式由《机械工程学报》主编陈学东院士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陈超志宣读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荣誉主任院士的贺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副秘书长陆大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郭锐,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澜院士分别作大会致辞。

  颁奖仪式由陆大明副理事长和《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张彤共同主持。会上颁发了“特别贡献奖”“两刊突出贡献团队”“两刊优秀审稿专家”“《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论文”“CJME创刊35周年优秀论文”“《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作者”“CJME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七个奖项。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宣读了特别贡献奖的颁奖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荣誉主任钟群鹏向奖项获得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监事长、两刊前任主编宋天虎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在钟群鹏院士激动人心的讲话之后,宋天虎主编发表了获奖感言。《机械工程学报》常务副主编王淑芹代表编辑部向宋主编献花,祝福宋主编身体健康!快乐永驻!最后,钟群鹏院士、郭东明院士、两刊主编陈学东院士、雒建斌院士、王淑芹副主编与获奖者一起合影留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宣读了两刊突出贡献团队名单,高金吉院士、郭东明院士、雒建斌院士为团队代表颁发了证书。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宝东宣读了两刊优秀审稿专家名单,主编陈学东院士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刘检华教授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王华明院士、孙逢春院士为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丁希仑教授宣读了CJME创刊35周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黄庆学院士、贾振元院士为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志超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作者名单,单忠德院士、王耀南院士、马玉山院士、姜澜院士向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天津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国彪宣读了CJME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名单,赫晓东院士、陈学东院士向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陈超志主持了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首先,陆大明副理事长宣读了《机械工程学报》和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新一届编委会聘任批文,并为两刊新一届编委会主任、主编陈学东院士和主编雒建斌院士颁发聘书。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会陈学东主任为到会的编委会副主任(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国彪、陈超志、林京、姚建华、贾振元、徐西鹏、黄田、黄庆学、韩旭颁发聘书。

  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雒建斌主编为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开云、刘辛军、严如强、李长河、李亮、赵国群、贺健康、钱林茂、高峰颁发聘书。

  陈学东主任、雒建斌主编为到会的院士编委高金吉院士,郭东明院士,王华明院士,孙逢春院士,王耀南院士,马玉山院士,姜澜院士,陈学东院士,赫晓东院士颁发聘书。

  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刊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承办方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发表了讲话。

  《机械工程学报》第十二届编委会和英文刊《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编委专家纷纷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战钊)

  探索人工智能新型安全挑战与创新应用赋能——学会服务365TALK品牌沙龙走进瑞莱智慧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针对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即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迅速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进行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机器人作业,离不开人工精准操控。上升、平移、张爪、安装……半空中,机器人的“手臂”和“手爪”在高压线上轻快地“舞动”。

  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等挑战,如何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对人类有意义且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人工合成淀粉项目便是其中一个尝试。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光伏技术正迅速发展,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新医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下,学科交叉研究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举措。

  在众多锂电池阳极材料中,锂金属阳极因其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而受到持续关注。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


本文由:雷竞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 话:400-123-2588

传 真:+86-123-3688

手 机:13835669856

邮 箱:maikelun.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