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脚手架是高空建筑作业中重要的施工设备,合理的脚手架结构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修筑高层建筑物时,也需要安装悬梁脚手架,但安装悬梁脚手架时,一般都是通过吊装设备,通过工人悬吊在高空中把悬梁脚手架进行手动安装,安装时需要通过工人手动将每一根支杆进行组装和搭设,因而使得安装十分麻烦,由于组装和搭设的支杆很多,工人难免会疏忽,如果有部分支杆搭设不稳固,会使得脚手架的安全系数降低,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式脚手架,具有便于搭设且安全系数较高的优点。
一种附着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由多个支架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四根立柱和矩形板,所述四根立柱分别焊接在矩形板的四个边角处且均竖直延伸设置,从正视方向上看,所述支架单元的形状为h形,相邻两根所述立柱靠近端部的柱壁之间设置有滑轨,两根所述立柱远离滑轨的另一靠近端部的柱壁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上设置有阻止滑条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滑轨的第一防脱件,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阻止滑条在滑轨长度方向上脱离滑轨的第二防脱件,远离墙体的所述立柱上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吊料平台。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第一个支架单元安装在墙体上,由于支架单元为事先焊接好的四根立柱以及一个矩形板,因此在安装时直接把支架单元整个进行安装即可,安装时让四根立柱保持竖直状态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将第二个支架单元上的滑条滑入第一个支架单元上的滑轨内,第一防脱件的设置能够阻止滑条滑入滑轨内后从竖直方向脱离滑轨,而第二防脱件的设置能阻止滑条滑入滑轨内后从水平方向脱离滑轨,从而使得第二个支架单元能够稳定地与第一个支架单元进行连接,让整体更为稳定;依次按照上述支架单元的安装方法把多个支架单元均进行安装后,再将第二滑轨以及吊料平台安装上去。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手动一根一根地将支杆进行搭设,只需要把多个支架单元进行组合即可,而且组合时只需要通过滑条滑入滑轨内,并在第一防脱件与第二防脱件的作用下便可将两者进行稳固,不仅达到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而且使得整体的稳定效果相对于支杆一根一根搭设来说更好,稳定效果好后,整体搭设之后的安全系数也较高。
进一步,所述滑轨上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防脱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条上且与所述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条的长度方向一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条滑入滑轨内时,首先将滑条上的燕尾条对准燕尾槽的开口处并滑入,由于燕尾条和燕尾槽本身形状的特性,使得燕尾条在滑入到燕尾槽内后、燕尾条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脱离燕尾槽,从而使得滑条在与滑轨连接后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脱离。
进一步,所述燕尾槽在所述滑轨上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二防脱件包括铰接设置在滑轨上位于燕尾槽开口一侧的用于阻挡燕尾条从燕尾槽的开口处滑出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将阻挡板固定在将燕尾槽的开口遮挡的位置的固定件。雷竞技官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燕尾条完全滑入到燕尾槽内后,将阻挡板旋至把燕尾槽的开口进行遮挡,然后通过固定件把阻挡板固定在将燕尾槽的开口阻挡的位置,此时由于燕尾槽的另一端为封口设置、而这一端的开口也被阻挡板进行遮挡,从而使得燕尾条在水平方向上被限制在燕尾槽内,因此让滑条在与滑轨连接后在水平方向上也不会产生脱离。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穿设在所述阻挡板上的螺纹插杆,所述滑轨上位于燕尾槽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插杆插入且与所述螺纹插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阻挡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阻挡板进行旋转,然后让穿设在阻挡板的螺纹插杆的一端正对螺纹孔,此时手动转动螺纹插杆,使得螺纹插杆在与螺纹孔的螺纹配合下逐渐转入到螺纹孔内,从而实现将阻挡板固定在燕尾槽开口处的位置时较为方便的效果。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抵紧件的设置使得燕尾条处在燕尾槽内后不易在燕尾槽内产生松动,让燕尾条能够稳定地被固定在燕尾槽内,从而使得两个支架单元连接后整体更为稳定。
进一步,所述抵紧件包括设置在阻挡板上的固定板和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用于与燕尾条靠近阻挡板端抵接的抵紧杆,所述固定板与阻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阻挡板上开设有供抵紧杆穿过并与燕尾条的端部抵接的通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阻挡板旋至燕尾槽开口处并用螺纹插杆固定之后,由于受到拉簧的压缩弹力,固定板会在此压缩弹力的驱使下向靠近燕尾条的方向移动,此时处在固定板上的抵紧杆会处在通孔内并沿着通孔的轴向方向往靠近燕尾条的方向移动,抵紧杆会与燕尾条靠近阻挡板的端部抵触,使得燕尾条被抵紧在燕尾槽内,让燕尾条在燕尾槽内无法移动,达到把燕尾条抵紧在燕尾槽内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立柱上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丝杠,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丝杠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吊料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杠螺纹套接的螺纹套筒,另一个所述立柱上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竖直杆,所述吊料平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竖直杆滑筒套接的滑动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让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开始转动,丝杠也会随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由于吊料平台上的滑动筒与竖直杆滑动套接、螺纹套筒与丝杠螺纹套接,因此在丝杠的转动下,吊料平台会沿着丝杠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达到驱动吊料品台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并且伺服电机在正转之后也能够实现反转,从而使得吊料平台能够在立柱的竖直方向上实现上下移动。
步骤一、首先将一个支架单元固定在墙体上,即让靠近墙体的两根立柱保持竖直,通过螺栓将两根立柱固定在墙体上;
步骤二、把另一个支架单元上的滑条对准滑轨,转动阻挡板让阻挡板不挡住燕尾槽的开口,然后把滑条上的燕尾条对准燕尾槽的开口并滑入即可,另一个支架单元就与第一个支架单元连接;
步骤三、拉动抵紧杆,使得抵紧杆往远离阻挡板侧移动,接着把阻挡板再次转动到把燕尾槽的开口挡住的位置,并将阻挡板上的螺纹插杆旋转,使得螺纹插杆转动插入到螺纹孔内,接着松开抵紧杆,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杆会自动抵在燕尾条的端部;
步骤五、先将吊料平台上的螺纹套管穿入丝杠中、把滑动筒穿入竖直杆中,将丝杠安装在远离墙体的立柱上,即在最上端的支架单元的立柱上和最下端的支架单元的立柱上安装滚动轴承,把丝杠的两端穿过两端的滚动轴承且让丝杠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再把伺服电机安装在最上端的支架单元的立柱顶部并与丝杠同轴连接即可。
不再需要人工手动一根一根地将支杆进行搭设,只需要把多个支架单元进行组合即可,而且组合时只需要通过滑条滑入滑轨内,并在第一防脱件与第二防脱件的作用下便可将两者进行稳固,不仅达到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而且使得整体的稳定效果相对于支杆一根一根搭设来说更好,稳定效果好后,整体搭设之后的安全系数也较高。
附图标记:1、架体;2、支架单元;21、立柱;22、矩形板;3、滑轨;31、燕尾槽;32、螺纹孔;4、滑条;41、燕尾条;5、吊料平台;51、螺纹套筒;52、滑动筒;6、阻挡板;61、螺纹插杆;7、抵紧件;71、固定板;72、抵紧杆;73、拉簧;74、通孔;75、提拉把手;8、伺服电机;81、丝杠;9、竖直杆。
如图1、2所示,一种附着式脚手架,包括架体1,架体1由多个支架单元2组合而成,支架单元2包括四根立柱21和矩形板22,四根立柱21分别焊接在矩形板22的四个边角处且均竖直延伸设置,从正视方向上看,支架单元2的形状为h形,相邻两根立柱21靠近端部的柱壁之间设置有滑轨3,两根立柱21远离滑轨3的另一靠近端部的柱壁之间设置有滑条4,滑条4与滑轨3滑动配合,滑条4上设置有阻止滑条4在竖直方向上脱离滑轨3的第一防脱件,滑轨3上设置有阻止滑条4在滑轨3长度方向上脱离滑轨3的第二防脱件,远远离墙体的立柱21上沿着立柱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吊料平台5。
如图3、4所示,滑轨3上沿着滑轨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31,第一防脱件为燕尾条41,燕尾条41设置在滑条4上且与燕尾槽31滑动配合,燕尾条41的长度方向与滑条4的长度方向一致;将滑条4滑入滑轨3内时,首先将滑条4上的燕尾条41对准燕尾槽31的开口处并滑入,由于燕尾条41和燕尾槽31本身形状的特性,使得燕尾条41在滑入到燕尾槽31内后、燕尾条41不会在竖直方向上脱离燕尾槽31,从而使得滑条4在与滑轨3连接后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脱离。
如图3、4所示,燕尾槽31在滑轨3上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设置,第二防脱件为铰接设置在滑轨3上位于燕尾槽31开口一侧的阻挡板6,阻挡板6用于阻挡燕尾条41从燕尾槽31的开口处滑出,阻挡板6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阻挡板6固定在将燕尾槽31的开口遮挡的位置;固定件为螺纹穿设在阻挡板6上的螺纹插杆61,滑轨3上位于燕尾槽31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插杆6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32,在随着阻挡板6旋转的过程中让螺纹插杆61的端部正对螺纹孔32后,螺纹插杆61能插入到螺纹孔32中。
在燕尾条41完全滑入到燕尾槽31内后,将阻挡板6旋至把燕尾槽31的开口进行遮挡,让穿设在阻挡板6的螺纹插杆61的一端正对螺纹孔32,此时手动转动螺纹插杆61,使得螺纹插杆61在与螺纹孔32的螺纹配合下逐渐转入到螺纹孔32内,阻挡板6就被固定在挡燕尾槽31开口处的位置;而由于燕尾槽31的另一端为封口设置、一端的开口也被阻挡板6进行遮挡,从而使得燕尾条41在水平方向上被限制在燕尾槽31内,因此让滑条4在与滑轨3连接后在水平方向上也不会产生脱离。
如图3、4所示,阻挡板6上还设置有抵紧件7,抵紧件7用于将燕尾条41抵紧在燕尾槽31内,抵紧件7包括固定板71以及抵紧杆72,固定板71设置在阻挡板6上,且固定板71与阻挡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73;而抵紧杆7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71上,且抵紧杆72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71的板面垂直,抵紧杆72用于与燕尾条41靠近阻挡板6的端部抵接,阻挡板6上开设有通孔74,通孔74能供抵紧杆72穿过并与燕尾条41的端部抵接;为了方便工人轻易地移动抵紧杆72,在抵紧杆72远离燕尾条41的一端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提拉把手75。
将阻挡板6旋至燕尾槽31开口处并用螺纹插杆61固定之后,由于受到拉簧73的压缩弹力,固定板71会在此压缩弹力的驱使下向靠近燕尾条41的方向移动,此时处在固定板71上的抵紧杆72会处在通孔74内并沿着通孔74的轴向方向往靠近燕尾条41的方向移动,抵紧杆72会与燕尾条41靠近阻挡板6的端部抵触,使得燕尾条41被抵紧在燕尾槽31内,让燕尾条41在燕尾槽31内无法移动;因而抵紧件7的设置使得燕尾条41处在燕尾槽31内后不易在燕尾槽31内产生松动,让燕尾条41能够稳定地被固定在燕尾槽31内,从而使得两个支架单元2连接后整体更为稳定。
如图2所示,立柱21上沿着立柱21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丝杠81,立柱21的顶部设置有与丝杠81同轴连接的伺服电机8,吊料平台5上设置有与丝杠81螺纹套接的螺纹套筒51,另一个立柱21上沿着立柱2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竖直杆9,吊料平台5上还设置有与竖直杆9滑筒套接的滑动筒52。
启动伺服电机8,让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开始转动,丝杠81也会随着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一起转动,由于吊料平台5上的滑动筒52与竖直杆9滑动套接、螺纹套筒51与丝杠81螺纹套接,因此在丝杠81的转动下,吊料平台5会沿着丝杠8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达到驱动吊料品台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并且伺服电机8在正转之后也能够实现反转,从而使得吊料平台5能够在立柱21的竖直方向上实现上下移动。
步骤一、首先将一个支架单元2固定在墙体上,即让靠近墙体的两根立柱21保持竖直,通过螺栓将两根立柱21固定在墙体上;
步骤二、把另一个支架单元2上的滑条4对准滑轨3,转动阻挡板6让阻挡板6不挡住燕尾槽31的开口,然后把滑条4上的燕尾条41对准燕尾槽31的开口并滑入即可,另一个支架单元2就与第一个支架单元2连接;
步骤三、拉动抵紧杆72,使得抵紧杆72往远离阻挡板6侧移动,接着把阻挡板6再次转动到把燕尾槽31的开口挡住的位置,并将阻挡板6上的螺纹插杆61旋转,使得螺纹插杆61转动插入到螺纹孔32内,接着松开抵紧杆72,在拉簧73的弹力作用下,抵紧杆72会自动抵在燕尾条41的端部;
步骤五、先将吊料平台5上的螺纹套管穿入丝杠81中、把滑动筒52穿入竖直杆9中,将丝杠81安装在远离墙体的立柱21上,即在最上端的支架单元2的立柱21上和最下端的支架单元2的立柱21上安装滚动轴承,把丝杠81的两端穿过两端的滚动轴承且让丝杠81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再把伺服电机8安装在最上端的支架单元2的立柱21顶部并与丝杠81同轴连接即可。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第一个支架单元2安装在墙体上,由于支架单元2为事先焊接好的四根立柱21以及一个矩形板22,因此在安装时直接把支架单元2整个进行安装即可,安装时让四根立柱21保持竖直状态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将第二个支架单元2上的滑条4上的燕尾条41滑入第一个支架单元2上的滑轨3上的燕尾槽31内后,便能够阻止滑条4滑入滑轨3内后从竖直方向脱离滑轨3,而阻挡板6的设置能阻止滑条4滑入滑轨3内后从水平方向脱离滑轨3,从而使得第二个支架单元2能够稳定地与第一个支架单元2进行连接,让整体更为稳定;依次按照上述支架单元2的安装方法把多个支架单元2均进行安装后,再将第二滑轨3以及吊料平台5安装上去。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手动一根一根地将支杆进行搭设,只需要把多个支架单元2进行组合即可,而且组合时只需要通过滑条4滑入滑轨3内,不仅达到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而且使得整体的稳定效果相对于支杆一根一根搭设来说更好,稳定效果好后,整体搭设之后的安全系数也较高。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