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凭科研成果创业已不是新鲜事,一些源于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现了“顶天立地”,创办的企业成长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丰科技”)就是这样的企业。
位于大连市高新区龙头产业分园,这家200多人的企业,已经是世界有色金属连续挤压领域技术最为领先和相关设备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康丰科技的连续挤压装备广泛应用于铜、铝及其合金的加工及电缆制造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为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客户提供了1800多条生产线和售后支持服务,国外客户包括阿尔斯通、日立、住友等国际知名公司,国内500强企业中有49家是康丰科技的客户。
有色金属连续挤压及连续包覆是有色金属加工和电线电缆制造领域的一项先进工艺,被誉为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的一次革命,1972年由英国首创,1990年代之前一直被英国厂商垄断。1986年,时为大连铁道学院教师的康丰科技创业团队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软铝加工新工艺新设备(连续挤压)的研究》,开启了对连续挤压理论、技术及装备迄今近40年的研究工作。公司创业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断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铝的连续挤压、铝护套连续包覆和铜的连续挤压三个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实现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设备国产化,并于1991年、1999年和2008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公司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持续研发创新,完成了对国际竞争对手的超越。
康丰科技副总经理闫志勇详细向记者介绍了连续挤压的工艺原理和在研项目。通过连续挤压工艺对铜、铝及其合金等有色金属进行塑形,不需要将原料加热融化,却是巧妙地利用原料导进设备工作室的摩擦力和变形时产生的热量,恰到好处地实现金属组织的再造和变形,从而使下游铜铝加工企业的生产更加绿色和低碳;同时由于在理论上是连续无限长度的生产,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损耗率,特别适合于电线电缆类超长规格的产品生产。
闫志勇举例,目前我国高铁列车运营所必需的高铁接触线,就是由康丰研制的设备生产出来的,这种接触电线强度大,导电率高,一致性强,让铁路列车的接触线和受电弓接触时不会出现一丝丝缝隙。
目前国内所有生产高铁接触线的设备几乎都出自我们企业。另外,中科院高能所重大科学装置上所需的超长铝稳定体NbTi超导卢瑟福电缆也是公司研发设备生产出来的,1500米的长度一次成雷竞技官网下载型,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业界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闫志勇坦言,像这样的研发任务,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多大收益,但却对中国科技进步、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司正加大用于新能源和新材料项目的研发投入,如能成功,不仅带动公司发展,更希望为“中国制造”这张名片再添亮丽。
康丰科技董事长樊志新教授介绍,他们推向市场的第一台设备是在国家“七五”计划科研成果鉴定会上,当时得到南方一家企业的青睐,当即表示要购买。
可以说,我们的科研工作一直是直接对接市场,是市场在驱动着我们不断出新设备、新工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关键,我们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创新,只要对国家和社会有益,就值得,同时公司也在加快发展步伐,筹备上市。
财务的规范性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上市的重要因素。康丰科技在这方面有足够信心,这得益于税务部门经常性的税务风险提示。康丰科技副总经理韩东华表示,不管是企业本身,还是与公司有业务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涉税问题,税务部门都会有风险提示,对于政策性较强的业务问题,企业搞不懂,高新区税务局的税收管理员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指导。有些复杂的疑难问题,税务人员会专门到企业核查情况
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我们佩服。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财务行为更加规范。
韩东华表示,税务人员到公司走访发现,企业销售的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有嵌入式软件,便精准向企业推送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高新区税务局税政科等部门的税务人员连续三次进企业现场指导办理软件著作权、成本核算、发票开具、税务申报表填写等业务,“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税务部门‘助企兴业’的暖心举措和精细服务。”
大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多项改革举措,改革将会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持“果”走向市场,在此过程中,税务部门要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讲解与落实力度,助力更多科研成果快速走向市场,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